栏目: 彝族民间故事   作者:佚名   热度:

阮镇

 

    在外打工的王大器,一接到妻子洪小花突然生病的消息,就连夜兼程往回赶。进村时,正是吃早饭时候,村里的几个娃娃在村口的大青树下边吃饭边玩。只见八岁的儿子小星端着碗,与老剌头八岁的儿子大亮,不知为什么事,相互用肩膀推来搡去,只听“咣当”一声脆响,小星手中的碗掉在石板地上,摔成了儿大块。小星哇哇大哭,大亮也吓住了。

王大器赶到跟前,捡起地上的碎片,随手往路下的剌丛里一甩,也不问谁是谁非,挥手各打了他俩屁股上一下,吼道:“吃饭还闹,没事撑的。”就把小星拉回家来。

    洪小花这一病,把家底花光了不说,还欠了一屁股两肋巴的债。王大器心里老想着钱钱钱,还没等洪小花好利索,他就回工地挣钱去了。

不料,没过几天,王大器风风火火地又回来了。

原来,王大器碰到一个文物贩子,说起青花瓷碗,那文物贩子说,如果底款是“大清光绪年制”,那么,这样的底款就有两种可能:一种是民国仿光绪的,品相完好的话,也就值两三千元人民币。另一种是光绪时期的官窑,品相完好的话,就值两万到五万元人民币了。王大器是想钱想晕了,马上就想到了自家的那个青花瓷碗。

     那是他家最老的一个碗,因为花纹好看,怕打碎了,就只用做盖瓶口,不去动它,久而久之,倒把那碗给忘记了。他这次回来,就是要看看那青花瓷碗的底款是不是“大清光绪年制”,如果是了,就有可能值几万元钱,那他就能还清债务了。洪小花听到这个好消息,也很兴奋。

可是,他两口子搜遍了屋里的旮旮旯旯,也没找到那个青花瓷碗。洪小花说,平时就在这个土瓶口上放着,怎么不见了呢?莫非是小星又拿去盛饭了。王大器仔细一想,大叫一声:“不好”,撒腿就往外跑。

洪小花不知发生了什么事,跟在他后面跑。村人看到他俩口子跑得那么急,以为发生了什么急事,撂下手里的活,跟着跑。孩童更是好奇,边跑边喊,招来了更多的人。王大器一口气跑到大青树下,不顾一切地钻进剌丛里,寻找那些碎碗片。弄得众人莫名其妙地看着他。

     这是一个长满野藤剌丛的斜坡,下面是一条山沟,眼下正是雨水季节,山沟水淌得哗哗地响。那天,王大器丢碎碗片的时候,碗底那块落入水中了。

王大器没有找到碗底那块,捏着两块碎碗片上来了。他在人群里看到大亮,一把抓住大亮的衣领,两眼露出凶光,恶狠狠地叫道:“赔我的青花瓷碗”,一推就把大亮弄了个四仰八叉,大亮被吓得哭起来。王大器还不罢休,又给大亮一嘴巴,大亮的嘴角就淌出血来。

      这一下,可了不得了。你想想,大亮的爹为什么叫老剌头?就因为他是老二,那老大是谁啊?老大是天啊。这么一个主,谁敢惹他啊?平时,王大器在村里是出了名的温吞水,气喘粗了还怕得罪人,眼下,他王大器不是吃了豹子胆老虎心,就是中了邪了,竟敢打了老剌头的宝贝儿子。

老剌头闻讯赶来,不问青红皂白,当胸就给王大器一豢。这一豢好生了得,直打得王大器“唉哟”一声跌坐地上,半天缓不过气来。洪小花见丈夫挨了打,不管三七二十一,一头向老剌头撞去。老剌头一侧身,洪小花扑到坎下去了,吓得众人七手八脚把她抬了上来。接着就是双方一阵对骂,村言粗语不堪入耳。

      那一夜,王大器捉摸,如果那块碗底有“大清光绪年制”的标记,说齐天说齐地,也要老剌头赔出来。如果那块碗底没有“大清光绪年制”的标记,那怎么向老剌头交代呢?捉摸来捉摸去,关键还是要尽快找到那块碗底。

老剌头也是一夜没睡安稳,他也在捉摸那破碗,万一那破碗真是光绪时期的官窑瓷器,那它就赔惨了。可是转念一想,他又无所谓了。因为,谁能证明那碗就一定是大亮打烂的呢?他恁什么一定要吃赔偿呢?一想开了,瞌睡也就来了,一觉睡到吃早饭才起床。

老剌头也掂记着那碗底是啥标记,就来到了大青树下,只见王大器正在坎下剌丛里找寻,不由得冲王大器“呸”地唾了一口,转身就走。突然,“咚”的一声,一颗石子击中他的后脑勺,疼得他龇牙咧嘴,顿时就起了个包。他抓起一块碗大的石头,正要朝王大器砸下去,手腕被人抓住了。回头一看,是洪小花。

     原来,洪小花看到老剌头朝大青树走去,怕他俩动手,就跟了来。果然不出洪小花所料,要是老剌头这一石头下去,王大器不死也要成残疾了。







版权声明: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,作为参考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!转载本站内容,请注明转载网址、作者和出处,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。


上一篇:漾濞彝族民间故事:一个小葫芦

下一篇:漾濞彝族民间故事:打人还给钱




  相关推荐